中藥

膜分離技術

應用簡介

中藥傳統劑型如湯劑、膏、丹、丸、散等劑型, 雖在祖國幾千年的醫療中發揮了的巨大作用, 但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, 需要在研究中藥有效成分的基礎上, 將中藥經過提取分離後, 去粗取精, 去偽存真, 加工成現代藥物劑型如片劑、膠囊、注射劑等,從而使臨床用藥達到效果好, 服用方便的目的。

傳統中藥提取有效成分的主要工藝技術有溶劑提取法(如浸漬法、滲漉法、煎煮法、回流提取法、連續回流提取法等)和水蒸汽蒸餾法, 由於中藥中有在大量的鞣質、蛋白、澱粉、樹脂等大分子物, 這些大分子物無藥效, 在製作製劑時需要去除,藥液采用傳統技術需要反複轉溶提純濃縮, 生產周期長, 有的長達1至2個月, 大大增加了染菌的機會,同數成品的雜質(鞣質、蛋白、澱粉、無機鹽等)超過國家藥典標準, 澄清度、穩定性差等問題均未徹底解決,阻礙了中藥技術的工業化規模生產和市場推廣。而膜分離技術的出現和工業化應用使得以上問題得以解決。

中草藥精製濃縮采用膜分離技術的主要特點:

1、 采用超濾技術去除鞣質等雜質, 可以明顯地提高針劑的澄清度和儲存穩定性

2、 由於分離時無相態變化, 因而有利於保存中藥的生物活性及理化穩定性。宜於保持原配方中的有效成分

3、 製劑有效成分的可測含量較通常方法高10%-100%, 因而節約原料, 同時節省大量溶劑

4、 采用納濾或反滲透技術低溫濃縮提取料液減少產品破壞,提高了產品質量

5、 工藝流程及生產周期短, 操作簡便宜行

工藝流程

工藝流程

工藝應用

超濾澄清技術的應用:

  • 中藥的有效成分絕大多數是分子量在1000以下的小分子, 而造成中藥注射液澄清度不良的雜質(澱粉、蛋白質、鞣質等)和熱原均屬大分子。根據不同品種選擇合適的超濾膜(如截留分子量為1萬、3萬、5萬的膜), 可以有效地將兩者分離, 達到保留有效成分, 去除雜質和熱原的目的。

納濾與反滲透技術在濃縮中的應用:

  • 中藥提取後往往濃度很低,因此必須利用薄膜蒸發或真空蒸發的方法進行濃縮,蒸發濃縮通常需很長時間,而且能耗大,溫度不易控製,容易引起中藥有效成分的變性分解。納濾濃縮代替蒸發濃縮過程,溶劑可通過膜而透析,進而提高有效成分濃度,同時充分回用溶劑。

納濾膜技術濃縮純化的優點:

  1. 能耗極低(唯一驅動力是壓力)

  2. 膜耐受的條件範圍寬,濃縮倍數高

  3. 設備結構簡潔緊湊,操作十分方便,可實現自動化作業

  4. 常溫濃縮不破壞有效成分,損失率極低(0.1%以下),透析液可回收基本實現零損失

  5. 在濃縮的同時可脫除無機鹽雜質,減少產品灰份

部分客戶

勁牌集團

德眾藥業

廣州漢方

廣州漢方